□晨報記者 徐運 張谷微
  豐子愷舊居的困擾折射出名人故居保護的兩難境地。何以解憂?唯有調研。
  晨報記者昨日走訪了三位文化名人的四處故居(紀念館),深入瞭解了它們各自不同的命運和生存狀態。
  這些名人故居有的保存完整,基本保持原樣,也有的因歷史原因和公寓現狀導致無法開放。
  文物管理部門表示,初步統計,上海名人故居大約有兩三百處,有40處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,其中17處是今年新增的。
  儘管現在尚無條件把所有的名人故居都闢為專門的紀念館,但會有選擇、有重點的選擇部分已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,逐步將其改建為專門的紀念館。
  [ 數 字 ]
  上海名人故居有兩三百處
  上海到底有多少名人故居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?據上海市文物局文物保護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,初步統計,上海名人故居大約有兩三百處,大部分都還有人居住在內,極小部分才被闢為了專門的紀念館。這些名人故居現有4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40處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,80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及登記不可移動文物。“今年新增了1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,包括巴金故居、夏衍舊居、榮宗敬舊居等。”
  “總的來說,名人故居的保護工作這兩年正在逐步加強。”該負責人表示,原本名人故居只重視政治名人,現已註重科學和文化界名人的保護,新增的保護單位,特別是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科學文化界名人的故居。
  文物管理部門希望這些名人故居都能單獨闢為專門的紀念館,但是沒有財力將其中的居民動遷安置,因此也只能有重點地選擇“重要”的名人故居,比如建築本身已經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,這位過世的名人曾對上海作出重大貢獻,有改造條件的話,逐步將其闢為紀念館。
  巴金故居
  獨門獨院,保護有先天優勢
  昨天上午,武康路113號“巴金故居”的黑色鐵門開著,門旁豎著中英文兩種語言標示的“免費開放”。
  這幢歐洲獨立式花園住宅建於1923年,1955年後,著名文學家巴金就曾居住於此,併在此創作了《隨想錄》等作品。院門後側豎著一個指示牌,主樓入口、花園、游客服務中心等都標識得非常清楚。記者發現,巴金故居還有語音導覽器,可免費租用。
  走進主樓,左手邊的一張小方桌是巴金家的餐桌,每次吃飯時,巴老習慣坐在靠廚房門的位置。“不能拍照。”工作人員輕聲提醒記者。為了保護室內的物件,屋子內隨處可見“請勿觸摸”的標誌。有一個房間,還專門陳列了巴老的著作、手稿、生活用品和榮譽證書等。
  在巴金故居,許多傢具和擺設都是原物呈現。參觀者可以看到一架鋼琴,正是巴金妻子蕭珊用自己的第一筆稿費為女兒小林購買的那一架,還可以看到一張“最後的‘書桌’”,在那個特製的輪椅橫板上,巴金編校完成譯文全集,並寫下代跋,還寫了懷念友人曹禺和鄭振鐸等文。輪椅橫板上,放著一張巴老當年在這張“書桌”前寫作的照片,仿佛情景再現。
  在二樓主卧室,兩張床上的被褥、枕頭都疊放得整齊,床頭有照片,屋頂亮著一盞燈,散髮著橘黃色的柔光,不禁讓人產生一種錯覺,仿佛這裡仍有人居住,主人還未曾離開。“1972年,蕭珊去世後,床頭一直放著蕭珊的照片……外孫女端端曾睡在旁邊的小床上,給晚年的巴金帶來了很多溫暖……”看著此情此景,讀著這樣的文字介紹,參觀者會情不自禁地追憶起這位文壇巨匠。
  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巴金故居的東西比較完整,原物很多,這與巴金在此生活了將近50年之久有關。“巴老本人文博保護意識很強,很多東西他都沒有丟,保存得很好。”而且,這個庭院獨門獨院,不存在周邊居民受參觀者之擾的問題。這些是巴金故居在保護上的先天優勢。
  巴金故居自2011年12月1日開館至今,吸引了眾多參觀者,日均游客數量達200多人,今年國慶節期間還曾創下一天游客數量之最——1700多人。
  為了使故居保護更加到位,館方還專門請到文博系統的老師來館里做培訓,教大家許多文物保護的知識。館方還在附近租了一個600平方米的場所,準備建一個專業化的資料保存中心,以便更好地保存和整理巴老的4萬多冊書籍。
  張愛玲故居
  “謝客令”拒人千裡外
  “張迷”都知道,位於靜安寺附近、常德路195號的常德公寓是張愛玲曾經居住過的地方。昨天下午,記者來到此處,但常德公寓大門緊閉,門上貼著一張白紙,紙上打印著8個大字“私人住宅謝絕參觀”。
  這幢裝飾藝術派風格的公寓,從外觀看上去應該是有8層。它原名為愛丁頓公寓,又名愛林登公寓,建成於1936年。張愛玲在這裡完成了她一生中最主要的幾部小說創作。
  雖然無法進入公寓內參觀,但公寓底樓開著一家“千彩書坊”,吸引了很多人。走進這家書坊,書架上擺放著很多與張愛玲有關的書籍,店內有咖啡、茶點供應。
  “常德公寓也曾在2005年掛過張愛玲故居的牌,但短暫的兩三年之後就被迫摘牌了。”昨天,靜安區文史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,因為一些歷史原因,當時掛牌後,遭到一些老學者反對。與此同時,蜂擁而來的“張迷”,也讓公寓的住戶不堪其擾。基於這兩個原因,“張愛玲故居”不得不摘牌,以“常德公寓”代替,做淡化處理。
  張愛玲曾經在常德公寓居住過的兩間房,現在都有人居住,整個公寓的其他房間也都有住戶。
  不過,“千彩書坊”給張愛玲故居的保護開發提供了另一個思路。現在,書坊里不僅有很多關於張愛玲的書籍,而且還常常會舉辦和張愛玲相關的講座。
  吳昌碩故居
  展品“借住”老友宅
  在浦東陸家嘴的高樓大廈中,一幢古色古香的兩層磚樓掩映在綠地中。來陸家嘴的游客很少會有人註意到這裡有個吳昌碩紀念館。
  紀念館整棟建築造型古樸,山牆立面、檐口線條處處呈現出西方式的色彩。前後廳堂則佈滿雕梁畫棟,各處落地長窗、檻窗、木門皆精雕細琢。建築風格似乎暗合了吳昌碩“奔放處不離法度,精微處照顧氣魄”的畫風。
  紀念館前半部分闢有吳昌碩生平陳列室和作品展示廳,後半部分則做藝術展覽之用,精髓則是中間的“大師畫室”部分。它複製了大師當年生活起居的卧室和潑墨揮毫的畫室。
  吳昌碩的卧室並不大,長寬都在七步之內,一桌一椅一榻一扇。反觀畫室,面積幾乎是卧室的兩倍,一樣乾凈朴素。一張兩尺見方的書桌,見證了多少佳作的誕生。書桌邊橫擺著一把沙發椅,作畫累了就可靠在上面休息片刻,“手倦拋書午夢長”。
  看似完美的吳昌碩紀念館,最令人感慨之處卻是吳昌碩本人並未在此居住過。它建於上世紀20年代初,浦東人稱其為“陳桂春老宅”。吳昌碩與陳桂春是老友,90多年前,吳昌碩為支持陳桂春創辦醫院,多次在此處創作義賣籌款資助,因此,紀念館最終能落戶於此,也算因緣際會。
  然而,吳昌碩本人的故居與之相比,卻顯得有些破落。山西北路457弄12號,熱鬧的七浦路商圈旁一條不起眼的小路,大師的故居便隱藏在這條小路內。油漆剝落的黑漆大門,當年不知有多少晚輩後生登門造訪;精雕細琢的門頭,雖然現在略顯陳舊但仍難掩當年的雍容華貴。1913年,70歲的吳昌碩遷居上海,住進了這所石庫門房子,1927年11月6日,老人在此悄然辭世。這14個春秋,是吳昌碩非凡一生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歲月。不過自吳昌碩的後人1937年遷居他處後,這所石庫門房子就成為了“七十二家房客”的棲居地。
  昨天下午,任憑記者把大門拍得手都疼了,也始終沒有人來開門。最後,記者尾隨一名光頭男子“擠”進了12號的後門,才得以窺見其真容。
  樓內十分昏暗,記者打開手機電筒才能看清路並走上狹窄滑膩的樓梯,原本完整的房間已被分割得七零八落。如果要恢複原樣,恐怕不是一時就能奏效的。
  吳昌碩紀念館有一款匾額,叫“去駐隨緣室”,聯想到故居的破落、在好友老宅設紀念館並原樣複製,“去駐隨緣”還真是現實的寫照。在故居無法得到妥善保護且無騰挪餘地時,保留原址,再另尋處所仿故居建紀念館,是否也是一種不錯的嘗試呢?  (原標題:名人故居兩三百處 保護尚需量力而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lhmhebisuk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